1941年初,黄克诚正式接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,同时兼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和政委。在他上任之前配资炒股排排网,身处苏北根据地的黄克诚无法与毛主席面对面交流,毛主席特意写信给他,信中详细描述了新四军当时所面临的严峻困境——军队缺衣少药,甚至连基本的粮食供应都成问题。毛主席叮嘱他,在行军和作战的同时,只要时间允许,就要全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活动,组织生产自救以抵御敌人的蚕食。同时,还要严厉开展反浪费运动,尽可能节约,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和正常运转。
一天,黄克诚在操场上散步,注意到简易搭建的篮球场上正有人打球。他走过去,眉头却不由得紧锁。原因是,正在场上打球的竟然是三师政治部主任吴法宪。黄克诚当即大声喊道:“吴法宪,你下来一下!” 吴法宪听见召唤,急忙跑下场,向黄克诚敬了个标准军礼,紧张地问有什么指示。黄克诚脸色严肃,让吴法宪有些不安。这时,黄克诚直接指着他命令道:“赶紧把鞋脱了,光脚上场,快点!” 吴法宪看了看自己脚上的布鞋,立刻明白了用意,微微一笑,跑到场边脱掉鞋子,再次赤脚投入篮球比赛。黄克诚看见这情形,便没有再多说什么,径直离开了。
展开剩余68%这个举动让人不禁疑惑,吴法宪身为三师政治部主任,怎么会被要求光脚打篮球?难道他犯了什么错误要受罚吗?还是有什么特别的规定?毕竟,作为师级干部,这样的“处罚”显然有些失面子。其实,这并非惩罚,而是当时三师的一项节约规定。事情是这样的:黄克诚上任后,发现三师后勤供给陷入极大困难,尤其是布匹供应几乎中断,夏季的轻薄军衣都无法保障,更别提冬衣了。在工作中他注意到,官兵们在进行文体活动时,尤其是打篮球,布鞋容易磨损得非常快,新发的布鞋打几场球就报废。为了节省珍贵的布鞋,他规定所有参加篮球比赛的人员必须脱鞋光脚上场。
当黄克诚走进操场,看见吴法宪身为领导干部却穿着布鞋打球,心里非常不满,觉得他搞特殊化,于是才当场让他脱鞋。实际上,这一细节正反映了黄克诚上任后对防止浪费的严格要求。由于布料严重短缺,他第一时间从军装设计上下手,力求最大程度减少衣服的用料。新四军的军装原本设计新颖,深受士兵喜爱。但黄克诚坚持将原先的翻领改成直领,口袋由四个减至两个,裤子由宽松改为紧身,甚至取消了绑腿布的发放。这些改变让军装显得朴素甚至土气,战士们对此颇有微词,甚至有人投诉三师克扣军装衣料。
面对这些抱怨,黄克诚并未发火,而是耐心解释:“现在军装确实不如以前漂亮,但我们算过账,每件衣服省下一点布料,全师一年就能节约上万米布。这样持续节约下去,两年内我们部队就能完全依靠自己纺线织布,不再麻烦老百姓供应,减轻他们的负担。” 经过不断的思想动员,三师官兵逐渐统一认识,生产自救的热情日益高涨。许多官兵在行军打仗之余,发挥聪明才智,节省资源:毛巾剪半用,破旧裤子拆开重缝成新裤子。黄克诚和领导干部亲自带头践行节俭作风,三师很快走出供给困境。毛主席也曾赞扬:“新四军三师人数最多,开销却最少,节省下来的钱还反哺中央。黄克诚不仅擅长打仗,还是节俭高手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日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